>>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网络达人浪固原 -> 图片头条
在六盘山重走红军长征路
2020-09-29 00:15:46   
2020-09-29 00:15:46    来源:搜狐新闻

  天高云淡六盘山,休闲避暑隆德县。绵绵秋雨,如雾似烟,为隆德县这一避暑圣地更添了几分飒爽与诗意。

  9月28日,#网络达人浪固原#第8季的达人们踏上了隆德县的土地,体验国家非遗传承项目魏氏砖雕的艺术魅力;领略红崖老巷子的美食美景;参观隆德县渝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优秀成效;重走六盘山红军长征路、学习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jpg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篆刻等民间民俗文化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录100多个项目中,涉及到隆德的达50多个,其中杨氏泥塑、高台马社火、魏氏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民间绘画、剪纸等11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社火文化之乡、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等殊荣,2018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019年9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6月初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2020年7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9月28日第一站 六盘魏氏砖雕

2.jpg

  #网络达人浪固原#第8季。 来源:七道阳光(祁瀛涛)

  六盘魏氏砖雕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固原市六盘山西麓的隆德县,据《魏氏家谱》记载,六盘魏氏砖雕艺术最早形成可以溯源到清朝光绪初年, 发展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至今仍以口、耳、手、相传的方式延续着,为隆德乃至西北保留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其艺术创作手法分为“软雕”和“硬雕”既“捏活”和“刻活”两种。砖雕作品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及室内装饰,即象征吉祥如意,又显得美观大方;既有浓郁的观赏价值,又有独立使用价值,在六盘山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在2009年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品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大展,部分作品被宁夏群艺馆收藏,其业绩和成果被中央电视台、全国网媒、宁夏电视台、 宁夏日报、 新消息报、银川晚报及《民族艺林》杂志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1993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砖雕作品《龙凤脊》,并且编入《中国美术大全·宁夏卷》内。作品“狮子滚绣球”在1995年“万博杯”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品“丹凤朝阳”获自治区休闲农业金奖,为宁夏民间工艺美术事业争了光,添了彩。

3.jpg

  来源:搜狐宁夏

  经过多年的发展,魏氏砖雕已走上了公司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吸纳周边村民学习砖雕技艺,带动大家就业、创业,让昔日的家族手艺成为家乡致富的新途径,使得六盘魏氏砖雕由过去的单一纯手工制作向批量生产转变,突破了手工制作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难以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瓶颈。公司的成立不仅拓展了砖雕销售市场,也让昔日的家族手艺走上公司化、规模化的生产道路,成为该县的一项特色产业。自建成累计接待43500余人,培训约10500余人,其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参与砖雕技能培训四次,共培训160人;接收夏令营学员累计约1200余人,参与砖雕软雕和硬雕培训;2018年3月至今接待研学旅行学生软雕制作培训累计达9000余人;接收各地考察及观光游客约33000余人。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旅游业,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解决当地农民、残疾人及留守妇女就业,为当地脱贫致富攻坚战添砖加瓦。

4.jpg

  来源:搜狐宁夏

  9月28日第二站 红崖老巷子

5.jpg

  来源:搜狐宁夏

  红崖老巷子即六盘人家红崖民俗文化村,是古丝绸之路隆德驿站,位于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紧临青兰高速隆德出口,距县城1公里,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近年来,隆德县深入挖掘红崖村的人文历史、民俗特色、建筑风格等元素,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2019年红崖老巷子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6.jpg

  来源:搜狐宁夏

  红崖老巷子一是以“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为主题,在保留古村落原始特征和原住民生活、生产场景风格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坊文化”,改建老巷子一条街、客栈、茶馆、酒吧、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等景点设施,发展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等经营户,建成美术馆,着力打造非遗小镇。二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为理念,建设红崖泉、古钟石阶、红军墙、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党委会议遗址、红军小广场以及民俗文化墙、园林小品等20余处,全方位展览红色革命文化。三是以“食”文化为内涵, 建成小吃广场,发展老巷子福煦菜、老巷子农家大灶台、禾园等农家乐,积极发展民宿旅游接待,使红崖老巷子成为体验六盘山区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农耕生产、记住乡音乡愁的特色村落。

  9月28日第三站 隆德县渝河流域

  渝河发源于六盘山西麓,全长47公里,自东向西流入甘肃省静宁县葫芦河,最终汇入渭河,流域总面积481平方公里,占隆德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年径流量1500万立方米,保障着流域内11万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用水,是隆德的母亲河。

  2015年,为彻底解决渝河跨界水污染问题,保护好母亲河,隆德县启动实施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渝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2018、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管理保护成效明显,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今年,渝河又被列入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名单。

  9月28日第四站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8.jpg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景区由红军小道、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六部分组成,生动再现了震惊中外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和在六盘山区的重大历史事件。红飘带映红了六盘大地,也为六盘儿女留下了永恒的红色记忆。

9.jpg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分为“序厅”、“红军不怕远征难”、“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不到长城非好汉”五个单元,系统展示了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红二十五军、中央红军经过山区,西方野战军西征宁夏、甘肃,迎接二、四方面军实现胜利会师的历史及发生在六盘山区的重大事件。400余幅(组)珍贵照片、220件文物、30余件艺术品和电子多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搭建了读长征史的课堂。

10.jpg

  步履匆匆,收获满满,感谢你的热情与精彩,隆德县,我们期待下次相聚!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韩太召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